“我们为什么会成为农奴?”
“这个问题大家都不知道答案,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农奴,就比如我父亲是农奴,我母亲也是。
我父亲在四年前跟波兰打仗的时候死了,我母亲也在两年前饿死了。
十天前我跟着贵族老爷去打仗,没有任何原因,老爷们也没有说答应了能给我们什么奖励。
但是如果我们敢提出异议和索要报酬,就会遭到鞭打和谩骂,因为我们是他的农奴。
即便是他想让我们立时去死,我们也要完完全全的去执行他的命令。
老爷们付出的只是一点点土豆和黑面包,菜汤和茶水那是属于老爷夫人们享用的,我们连闻一下都是在犯罪......”
一个满脸沟壑的老人听着不远处大喇叭里传出来的声音,根据士兵指示通过医疗探测,确认没有传染病后被放行。
前面是一排桌子,十几个穿着军服的明国人在那里坐着。
面对跟他一样的农奴们说着什么,还在纸上写写画画。
当他走上前去,年轻军人抬起头望向他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我没有名字,老爷。”
“我不是老爷,你可以叫我达瓦里希。人不能没有名字,你的邻居和朋友们怎么称呼你?”
“他们叫我老伊凡,不过那是我父亲的名字,以前我叫小伊凡,真正的老伊凡死在了克里米亚。”
“那就继承这个名字吧,现在你可以从里面选一个姓氏。”
老伊凡本就不认字,就更别提眼前这张封塑纸上的方块字了。
军官看出了他的窘迫,笑道:“没关系,用手指随便点选一个就行。”
老伊凡不敢多浪费时间,很听话的闭眼选了一个。
“魏?也不错,你以后就叫魏伊凡了,知道自己的年龄吗?”
......
“好了,拿着这张纸去后面领属于你的个人物品吧!”
老伊凡从未经历过眼前场景,不过眼下一切都是在广场上完成的,在登记过程中也看到了他前面人是如何走流程的。
他跟着那些人一起排队向前走,每个人都领到一件镶着皮毛领子的绿色大衣,还有一个搪瓷碗以及勺子。
老伊凡敢向上帝保证,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接受陌生人的馈赠,尤其是这些馈赠还来自敌人。
在阳光下,古老的广场上聚集了成群的农奴和自由民,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希望之光。
一个穿着贵族服饰的沙俄官员跪在临时搭建的台上,周围是明国军人。
领头那个明国官员将那振奋人心的消息传达给每一个人。
“从今日起,这片土地上的人民,无论曾经的农奴还是自由人,都将获得属于自己的田地与家园。
你们将不再受赋税和苦役的压迫,所有过去的债务和租税,一笔勾销!
你们今后再也不会饿肚子,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跟以前一样,一出生就被饿死。
他们可以跟贵族一样读书识字,学习有用的知识,以后可以成为学者或者官员......”
台下,人们交头接耳,激动之情难以言表。
一位年迈的农奴,眼中含泪,他颤抖着声音对身旁的年轻人说道:“我这一生,从未想过能有自己的土地,这比任何节日都要令人欢喜。”
因为只有重要节日,他们才有机会收到老爷们送出的那点可怜的赏赐。
有可能是一块白面包,又或者是半条咸鱼或肉干,那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帝一整天。
年轻人紧握着他的手,心中同样激动万分。
台上诉苦大会仍进行,一位中年妇女站到台子中间,她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。
“记得那些年,我们为了一小袋粮食,不得不将女儿送到老爷家里,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她。
后来还是做厨娘的伊莲娜告诉我,她因为一点小小的过失,就被图尔宾夫人割去了舌头,还被他们活活打死......”
人群中隐隐传来抽泣和呜咽声。
在这样黑暗的国家,谁家没有被压迫和欺辱的经历呢?
又有一个男子跳上高台,掀开衣服露出背上纵横交错的伤痕。
“就在去年,雪厚得能没过膝盖,我们全家的衣物单薄得如同秋天的落叶,却还要在冰冷的林子里劳作。
地主老爷的鞭子比冬日的风还要冷酷,柴火少了就会换来一顿毒打。
我的背至今还留着当时被鞭子抽打的痕迹,可我的妻子和孩子都死在了去年冬天!”
“我们的小屋,破旧得几乎不能遮风挡雨。每当夜深人静,我都能听到家人因饥饿而发出的细微呻吟。
孩子的眼中,本应是纯真和梦想,却早早地被饥饿和恐惧所取代。
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,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地主,留给自己的,仅仅够维持生命。”
一个又一个义愤填膺的
第202章 为什么会成为农奴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